13905791290
卢琰律师,杭州经济纠纷律师,现执业于浙江六善律师事务所,执业以来,坚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敬业勤勉、诚实信用” 的服务宗旨,精益求精地承办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独到的诉辩思维、娴熟的诉讼技巧、精湛的辩论技能和自如的法庭发挥以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曾经13年稳居世界首富的互联网巨子比尔·盖茨宣布退休,同时宣布打算把自己580亿美元的全部家产回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他的孩子们。中国家长们在感慨“比尔·盖茨是不是疯了”的同时,也开始思索这样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再富不能富孩子”呢作为家长,究竟为孩子做多少才是恰如其分呢
自己创业的外国娃VS30岁的中国啃老族
“比尔·盖茨这样的爸爸毕竟是极少数。”很多中国家长这样议论着。毕竟,盖茨拥有尚未成年的一子两女。他们分别出生于1996年、1999年、2002年。也就是说,目前都还是小学生,远远没能自立,更不用说“事业有成”。可做父亲的比尔·盖茨硬是不留给他们一分家产。盖茨认为:拥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非好事。
无独有偶,跻身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被称为“盖茨二世”的23岁美国男孩马克·扎克伯格,在20岁的时候主动选择了离开优裕生活的既定轨迹,和朋友一起创办了让yahoo和google都不敢小觑的社交网站。现在,马克依然住在他租赁的一室一厅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这个浮华世界没有太多的反应。我只是想建立一个长期的东西,其他事情我都不关心。”
我们知道,很多外国孩子到了18岁就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了,而18岁对于中国孩子们来说,是大学刚刚开始的年纪,大多数孩子还在心安理得地花着父母的钱在大学里读书。“事实上中国孩子自立的年龄现在不是提前了而是推迟了。”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现在“独生子女”一代在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往往还要读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很多“孩子”走上社会的时候,都已经超过了27岁。而在此前,他们的生活往往还都是父母供养的。由于找工作的艰难或初入社会遇到挫折等等,直到毕业后也不工作,干脆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啃老”的也不在少数。
社会学者认为,其实“啃老”不仅仅意味着成年后还把生活的来源依赖在父母身上,另一种“啃老”表现在靠父母托关系找工作、即便结婚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拿爸妈家当“食堂”等等,而最严重的“啃老”事实上是在精神上无法独立,不知道除了听从父母的指挥外,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外国人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中国的父母则看上去更“有感”,不但要给孩子付学费、找工作,还要负责孩子的结婚、买房……作为家长,究竟为孩子付出多少是最合适的呢记者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家长看法不一:
保守派:“能给孩子的都给孩子”——
“把那么多辛苦赚来的钱都给别人这种做法真不可思议。如此高尚的行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下岗老王今年52岁,唯一的儿子亮亮刚大学毕业,很辛苦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勉强开始养活自己。“我们老两口奋斗到现在,自己才刚刚有个小房,今后如果能攒些钱,肯定都要留给孩子的。”
老王的看法在经济不宽裕的家长中颇有代表性,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很多时尚白领的新爸妈和准爸妈也这样看。小玲在珠江新城的一家外企,每月拿着一笔可观的工资。谈起这个问题,小玲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把能给的全给孩子。我从小家里条件还算优越,现在的房子也是老妈给买的。在家长的支持下才能出国完成学业,并且周游世界。我也要为我的孩子创造这些条件才行啊。”小玲的老公阿华也这样看:“不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孩子会怪我们不负的呀!”
中间派:“要留,但不要留太多”——
谈起“给孩子留多少遗产”的话题,在中学教书的清姐觉得“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的,但是不需要太多。”“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相信我的家人早已衣食无忧,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概念,这个概念证明了我的能力和成就,与我下一代的成就无关。他们的路要自己去走。如果让孩子们躺在财富上面睡大觉,反而是害了孩子。不过这是人家富豪的理想状态啊!对于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要给孩子留一些本钱才行的。”
我们来归类一下暂时不合适创业的人群,你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想法,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1、缺少长远目标和思维高度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那里过程,具备长远眼光,拥有战略意识,而作为打工者,着眼点也就是当前这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还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现有的稳定饭碗,自然不会想到太远,也不会太高。而且,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考虑问题。也就造成很多打工者很难能与创业者沟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经过反复考量过后的高,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按部就班
创业者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指把某件事彻底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打工者会习惯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心里就习惯性的想闪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觉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愿意。
很多人都抱怨领导苛刻,加班很频繁,其实这是从创业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习惯,事业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3、不敢承担
在一个企业或是公司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领导要追查,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的互相推卸,极少有人会占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强调自己肯定是把属于自己那个环节做好了,至于前后衔接人员所出的问题,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打工思维深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到教训了。其实,创业者们的成长也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的失败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了经验。
对于创业者,不但是个人价值,更是社会价值。
4、喜欢逞个人英雄主义
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领导面前表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分摊去一些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着一定的风险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漏了,最后还得是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们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来,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个个人英雄主义有时候是要害死人的。
5、缺乏成本概念
作为创业者,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算作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所以,精打细算是许多领导的习惯性思维和动作,这是从创业过程中养成的习惯,绝对不是一个“抠”字能概括得了的。而打工们却是大方的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又不是自己的,浪费点也不是割自己的肉,只是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创业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